有的人,认为文科学习“很简单”,只要背会了就可以。有的人,又认为文科很难,因为要记忆的内容太多,怎么都记不完。无论是认为文科学习“容易”还是“困难”,共同点是认为文科学习都需要大量的背诵和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总是给学生划重点,列出很多知识点让学生背诵,并一再强调背会了考试就没问题。但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却反映说,文科学习很难记忆,要记忆的知识太多了,好不容易记住了,又很容易遗忘,就是不遗忘,考试时也总是不会做题,不会运用,没有解题思路,而且分数很难有突破性提升,理综分数很多人可以轻松的考到200多分,240分以上的人也很多。但文综大部分人都是100多分,突破200分就很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高中文科学习最大误区就是认为文科知识只需要死记硬背,认为只要背会了,就学会了,就有了高分数。
从心理学的角度:其一,若不理解,不了解其中的时代背景、缘由等,记忆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导致既很难记住又很容易遗忘;其二、因不明其里,容易遗忘,学生又会归因于大脑记忆力下降了,自我无能等,导致对学习越来越丧失信心;其三,这会让学生感觉学习的内容不但枯燥且无用无意义,降低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其四,因为不理解,导致知识迁移困难,影响综合思维及应用。
如何高效的进行文科学习,取得成绩上的突破呢?
文科学习并不难,但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需要综合的理解。理解了并不需要刻意的背诵,自然会灵活运用,不但反映在学习成绩上,也能很好的提升一个人的人文素养。
以历史学科为例
一、从横向的角度,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一般都会涉及到: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中华民族之外的国家及民族)、用人制度等。而每一制度的确立或文化现象都具有历史条件及历史局限性,理解其原因及背景,远远比背诵重要。
二、从纵向发展来看,每一个角度又都是一个连续演变发展的过程。
以用人制度的纵向发展演变为例:
西周(世卿世禄)——战国(秦:军功制)—西汉(察举制)—东汉(举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秦国所在的战国时代,兼并战争以灭国为目的,最需要军工人才,因此以军功选拔人才。
汉朝建立,国家一统,需要大量建设人才,一方面中央派遣人员到各地访察人才,同时要求地方官员向中央举荐人才,形成察举制的用人制度。东汉尊儒,注重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优于一个人的才能,此时的察举主要考察道德水平,以孝及廉确定人才的标准,因此东汉的用人制度又称为举孝廉。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新的选官制度是由魏文帝曹丕时的陈群创立的。
隋朝开辟科举,使社会中的平民知识者开始有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和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社会荣耀的出路,这样,不但刺激了社会各阶层的人敬慕知识和人才,也使得国家的管理开始进入了有序和知识化时代,中国的教育也因此而得到了刺激大发展。
一种制度的确立必定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新的制度取代旧的制度必以避其弊,但兴一利,必然又会带有另一弊。依此推动着制度的不断演变。
三、中外史融会贯通。很多学生学了中国史和世界史,却不能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对应联系起来,在他们的知识结构里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割裂的。
四、学科间交叉贯通 文科中的历史、地理、政治三科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密切相连的。如:历史的发生发展一定有地理环境作为载体,特定的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演变又有极大的影响。在教材中也是有这样的关联的,只是很多时候老师在讲课时只注重本学科本册课本的讲解,没有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去思索探索。再如学科间:政治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原理可以完全运用到历史学科中。
如果老师授课时讲清其中的因缘,学生理解了,文科知识根本不用背。但如果只是天女散花的划出知识点,那需要背诵的东西就太多了,效果却很差。
如果平常文科成绩能考取160分左右,掌握以上良好的学习心态及方法,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高考时考取220分-240分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不是理论假想,也不是预测的结果,而是咨客高考成绩反馈的结果。学习需要努力,更需要方法,因为有效的方法,才会让付出的努力结出收获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