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蛋吧,精神病标签

一、我轻度抑郁,中度焦虑和重度恐惧

三年前,我的不良情绪到了难以自控的地步,于是去我们这里的精神卫生中心求治。医生安排我做了几个心理测量表,然后被诊断为轻度抑郁症,中度焦虑症和重度恐惧症。

医生说这是严重的精神障碍,给我开了精神类药物,嘱咐我按时吃药。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自己的问题会这么严重,这个结果吓了我一跳。医生的诊治过程,也让我充满疑惑,比如,为什么医生不问,也不听我讲述问题的发展过程,为什么他没有对我进行心理上的调整,而只是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告诉我这是很严重的精神障碍,一定要按时吃药呢。后来,我做了真正的心理咨询后才明白,去医院求治,都是药物治疗。

但是,我真的很不愿意吃精神药物。我担心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我知道精神类药物损伤神经系统,还会引发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精神不济等各种副作用。

二、我的“病患”历程

我以前,也是一个正常的年轻人,享受着大学的美好生活!

五年前的暑假,我和大学同学一起参加户外徒步旅行,有一段线路特别刺激,要沿着简易的梯子在悬崖峭壁上攀爬,可能是因为体力也达到了极限,或者是上到一半往下看的那一瞬间特别紧张,害怕到不能呼吸了,想着上到一半也下不去,就咬着牙爬到了山顶。

户外旅行结束后的好多天,那种不能呼吸的感觉一直都记着,然后百度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有的说可能是因为登到山顶缺氧,也有说可能是心脏问题等等。搜索出的答案,搞得我高度紧张,还因此让朋友陪着去医院做了个心电图,结果显示窦性心律不齐。医生说年纪轻轻的,是过度紧张的关系。虽然排除了生理问题,但是之后随时能让自己憋住呼吸,然后喘不上气来的感觉一想想就会犯。

我还是心理担心,又去百度搜索,有的说是恐惧症,有的说是焦虑症,而且说恐惧症和焦虑症是很难治疗好的精神障碍。我就更担心了。还有,在之前,家里有亲戚患过癔症,她一发病就会手脚发麻,会晕倒,还会恶心呕吐。有了这个印象,就特别害怕自己也会这样。

后来,到了国庆节的时候,又和同学出去玩。当时景区人特别多,挤的自己呼吸很难受。我知道,这跟人多心里烦躁、紧张有关系,但是还是会很担心。回来后,就特别怕挤公交,看到人多就不愿意上去,甚至不想出家门,害怕在人群中自己出现意外。这种担心、恐惧的状态,一直持续性的困扰着我。

到大学毕业那段时间,因为奔波于毕业论文写作,答辩,找工作,心身疲惫。刚工作的时候,担心工作做不好,压力很大,情绪特别不好。有一次坐地铁时,突然觉得密闭空间让自己高度紧张,极力想出去,想获得自由,害怕出事,害怕成为大家眼里的焦点。一到站,就赶紧下车。

后来,不良情绪就更难控制了,去了我们这里的精神卫生中心求治,就有本文开头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惧症的结果。

三、扔掉精神病的标签,走出心理困扰

我觉得吃精神类药并不能解决问题,当遇到还是让我觉得紧张、恐惧的事时,药物只有短暂抑制神经的作用,我的紧张恐惧还是依然存在。朋友建议我先自我进行心理调节,确实有所好转,但是我一想到自己在地铁里或者在火车上,或者一个人在外面的时候依旧会觉得害怕。

我特别想回到正常、健康、幸福的生活中。想变得遇事沉着冷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想去旅行,想去人潮拥挤的地方也能变得不急不躁,享受美景而不是想起它就感到害怕、没有安全感。

于是,我找到了代宝义老师!和代老师第一次咨询中。代老师和我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次出现心慌,气短,喘不过气,可能是自己体力消耗过大或自己体力不是特别好,有些低血糖或心功能有些不足;也可能是道路艰险,自己精力过于紧张的缘故,无论是什么因素引发,一次的不良反应,都不足以引发心理障碍。后来自己又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也明确告知了生理上没有任何问题。而自己之所以后来一直担心、恐惧,最直接的原因,是自己对那次经历过于关注了,过于关注引发不良感觉的不断强化及对未来的不良预期。在深层次原因上,还有我个性上的敏感,胆小,谨小慎微,自信心不强,心理承受力比较弱。又因为见过亲人遭受精神障碍的可怕情景,又引发自己的不良联想。有效的问题解决,需要追根溯源,从问题的根源上化解,而不是仅仅针对外在症状表现,给贴上精神病学的标签。

扔掉精神病学的标签后,我的心理负担少了很多,代老师又鼓励我大胆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又一次坐了地铁,这次距离上次时隔了一年多,虽然是在朋友的陪同下,虽然只有短短的37分钟,但对我来说,像是完成了一个极大地挑战,因为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这种心理和身体承受的压力,对我来说一直不敢尝试。又像是完成了一个很大的梦想,其实当时在车厢里的感觉,也就那样,我知道我在有意识地压抑,但也在想代老师在咨询中给我说的话,我有病吗?我没有,既然没有,只是胆怯,只是有一些心理阴影,不如去体验一下,像原来地铁才开通那样,设身处地去体验一下,找到当初地那种感觉,自然而然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代老师,当时特别想给您说我并没有感到特别不舒服时,甚至有点兴奋,但是怕打扰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就没有说。

标签贴上了,一下子完全扔掉,也是不现实的,这需要一个过程。第一次咨询后的几天,我一直在重复着问自己,我有病吗?我不断地一步步分析,最后得出来的结论都是一致的,我没有病,虽然现在,我能坚定认为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确实还是有点心理不踏实。我完全拒绝精神卫生中心经过测量得出的重度恐惧症这个结论,那时对我来说,有点难度,因为有的时候如果没有经过理智的分析,还是会怕自己突然出现意外该怎么办,突然在众人面前出糗该怎么办。

在后来的咨询中,通过心理咨询,代老师逐步化解我的困扰与担心,同时通过心理训练和自然享受主义感知技术,增强我的胆识,树立我的自信心,慢慢的我想做什么都可以自由的去做了!

心理问题化解后,我又跟随代老师巩固了几次咨询,一方面巩固、提升心理咨询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我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规划。我的工作状态也获得了比较大的提升,工作中越来越得心应手,敢于去表现自己,敢于去承担责任,不是像以前,总担心自己做不好,总担心别人会怎么看自己。我只管努力把工作做好,有个别同事看我不顺眼,我也不再隐忍、压抑和纠结,他们只要不惹我,就不和他们计较,他们做的过分了,就反击回去,来回交锋几次,他们看我不再像以前软弱不敢反抗,收敛了很多,同事人际关系反而比以前更好,很多同事都相处的比较好。